转载自:冯站长之家
呵护心脑血管,食用油的选择是关键一环。优质食用油能通过调节脂肪酸摄入、补充有益成分,辅助维持血管弹性与血脂平衡,以下几类油值得优先选择,搭配食用更能发挥协同作用。
首选橄榄油,尤其是特级初榨橄榄油。它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(主要是油酸),含量高达75%以上,这种成分能帮助降低血液中“坏胆固醇”(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),同时保护“好胆固醇”(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),减少血管壁脂肪沉积,降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。日常适合凉拌、低温快炒,避免高温煎炸破坏营养,每天摄入量建议控制在25-30克(约2-3汤匙)。
其次是亚麻籽油和紫苏油,二者均为α-亚麻酸(一种Omega-3多不饱和脂肪酸)的优质来源,含量可达50%-60%。α-亚麻酸无法在人体自身合成,需从食物中获取,它能调节血脂、抑制血小板聚集,减少血栓形成,还能辅助稳定血压。但这类油不耐高温,高温会让营养成分流失,最佳食用方式是直接淋在凉拌菜、粥品或酸奶中,开封后需密封冷藏,避免氧化变质。
茶籽油也是心脑血管的“友好选择”。其脂肪酸构成与橄榄油相似,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约70%-80%,还含有维生素E、茶多酚等抗氧化物质,能减少自由基对血管的损伤,增强血管韧性。茶籽油烟点较高(约210℃),除了凉拌,还适合日常炒菜、炖煮,适配多种烹饪场景,尤其适合偏爱中式烹饪的家庭。
需要注意的是,“呵护心脑血管”不能依赖单一食用油,更要避免长期食用高饱和脂肪酸、反式脂肪酸的油(如动物油、反复使用的煎炸油、部分氢化植物油)。建议采用“多种油轮换吃”的策略,比如一周内交替使用橄榄油、茶籽油、亚麻籽油,兼顾不同脂肪酸的摄入;同时控制总用油量,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日烹调油摄入量不超过25-30克,过量摄入即使是“健康油”,也可能导致热量超标,反而增加身体负担。
此外,食用油的搭配需结合整体饮食结构,搭配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(如芹菜、菠菜)、优质蛋白(如鱼类、豆制品),减少高盐、高糖、高脂食物,才能更全面地守护心脑血管健康。